枕水人家炊烟袅,特色小镇故事多。春暖花开,又是一年旅游旺季。全国政协委员、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李三旗却在思考另一个话题——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产生的各种垃圾,该如何处理?
“在广大农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,带来经济效益,也产生了垃圾增量;同时,伴随着生活水平提高,农村自身的垃圾增加量也不低,这已经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议题了。”李三旗说,在实践中,大家一个切身体会是,这方面希望由国家力量帮着统筹指导一下。
“我以前看到的处理方式,就是一个村子的垃圾,经过分类,由一台十几万元的设备就能全部处理掉,主要就是焚烧。”李三旗希望,科研单位给大家来辅导辅导,一是推广投入产出合理的装备,二是对土壤降解能力制定一个评估标准,之后还要给农民做培训。
“总之,乡村垃圾处理一定要和乡村振兴一起推进,不然经济振兴了,垃圾也‘振兴’了,这不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。”李三旗这样说。除了在旅游目的地产生的垃圾需要处理,坐着高铁去出行,这一路上产生的垃圾也得管得住、消化得了。这几天,经济界委员围绕高铁垃圾处理有个联名提案。李三旗介绍,我国高铁上每年产生的垃圾24万吨,当前最需要的是,把这些垃圾变废为宝的同时,还要提升乘客的垃圾分类意识。
记者;崔吕萍
(来源:《人民政协报》)